关键词:采埃孚面临财务困境,计划拆分电驱动事业部以降本增效。
在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,德国零部件巨头采埃孚(ZF)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据3月20日公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,采埃孚营收萎缩11%,降至414亿欧元,被日本电装超越,退居全球零部件企业第三。面对财务困境,采埃孚正在考虑分拆其核心业务部门,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。
财务困境与分拆计划
采埃孚的财务状况在过去一年中急剧恶化。2024年,其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15亿欧元,较前年缩水9亿欧元;调整前的息税前利润仅为2.09亿欧元,较前年暴跌86%;净利润更是从前年微利1.3亿欧元跌至净亏损10.2亿欧元。巨额债务和高昂的利息支出成为采埃孚的沉重负担。过去十年,采埃孚的净负债从2.79亿欧元激增至104.7亿欧元,每年利息支出高达5.75亿欧元。
为了缓解财务压力,采埃孚计划在未来数年内节省60亿欧元,并将销售回报率提高至6%至8%。为此,集团正在评估将电驱动事业部(Division E)进行独立拆分的可行性。电驱动事业部是采埃孚营收最大的部门,贡献了全集团四分之一的营收,但其营收在2024年下降了12.6%,降至100亿欧元。
业务调整与市场反应
采埃孚的分拆计划并非首次。2023年7月,采埃孚将底盘模块业务部门车桥组装业务的50%股份以5亿欧元卖给了鸿海科技(富士康),并成立了采埃孚富士康底盘模块股份有限公司。此外,采埃孚的被动安全事业部也在2024年9月完成了独立分拆,以“ZF LIFETEC”品牌独立运营。
然而,采埃孚的分拆计划也面临诸多挑战。一方面,出售电驱动事业部的计划进展缓慢,潜在买家寥寥无几。另一方面,为了降低成本,采埃孚不得不采取更激烈的措施,包括在德国巴伐利亚州Schweinfurt工厂强制削减员工工作时间至每周32.5小时,并计划在德国多个工厂裁员。
未来展望
采埃孚首席执行官柯皓哲(Holger Klein)表示,分拆电驱动事业部的目的是提高其竞争力水平,并与合作伙伴产生协同效应。他还强调,采埃孚将继续聚焦商用车业务,尤其是在亚太地区(包括中国)的市场潜力。
尽管面临诸多挑战,采埃孚仍希望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和业务重组,实现财务状况的改善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。然而,其分拆计划能否成功,以及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站稳脚跟,仍需时间来验证。
采埃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,但其在零部件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小觑。无论最终结果如何,采埃孚的分拆计划都将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个重要案例。
本站声明:以上内容基于网络信息整理,本站点无意涉及任何特定国家、政治体制、组织、种族或个人。文中引用的数据、理论等信息均来自网络资源,本站点不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负责。对于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,本站点不负任何责任。原创不易,请勿抄袭或洗稿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删除。图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。